查看原文
其他

【竺涯共语 | 50期总结回顾】50期共语,50次相遇



SUMMARY

2020年11月6日,我们第一次相约“竺涯共语”;2023年4月7日,第51期“竺涯共语”即将拉开帷幕。这之间,跨越了整整50期!


“竺涯共语”开放日活动是竺可桢学院于2020年11月起推出的育人品牌活动。其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聚焦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与拔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汇聚竺可桢学院特色育人资源,邀请行业领军人才、竺院高水平导师、院友等名师高人与学生开展近距离、多频次的深度交流,以“大先生”为引领,共话生涯成长,激励学生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不知不觉间,竺涯共语已陪伴我们近三年的时间。50期的交流中,开放日已邀请名师高人、优秀学长逾160人次与竺院学子近距离交流,辐射学生逾2000名。我们一同聆听导师们的前沿成果,感受科学的奥妙,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收获了对于科研与人生的宝贵经验,为后续的探索埋下了种子。


让我们一起回顾这50期竺涯共语的精彩内容吧!


01

大咖专业前沿论坛

不同于纷繁复杂的符号

有别于晦涩难懂的书籍

“竺涯共语”将大咖带到同学们身边

通过聆听学术大咖对科研心路的倾情讲述

我们享受着与前沿科学的“零距离”接触


我们漫步无机离子的缤纷世界

体会物质科学同生命科学的深度交融

我们透过中国天眼回忆FAST追梦者的长征

感受大国重器的情怀与梦想

我们深入情绪和社会行为的背后

破译其中的密码,走进人脑中的精彩世界

我们漫谈学术与兴趣,理纬文经织锦成

诗情画意中孕育人文素养,触类旁通

......

           

国之大者 见微知著

分子虽小 亦可成林

信息飘渺 内蕴乾坤

文理兼修 古为今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竺涯共语”的专业前沿论坛,不仅让我们接触了解学科前沿动向,更培养了我们的兴趣,而兴趣就是我们未来参与科学研究的最大动力


02

名师小范围交流

“竺涯共语”打造了沙龙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以竺可桢学院导师库为依托,构建了促进师生交流、实现教学相长的沟通平台。


张国捷教授借演化生物学之眼

探索物种起源与演化规律


柯荣住教授切入经济学视角

剖析经济社会现象的底层逻辑


李武华教授着眼科技创新浪潮

刍议“格物致道,启迪未来”的创新之道


谭荣教授从土地初印象入手

深析“土而不土“的土地制度新视野


张岩教授以G蛋白偶联受体为引

共话“AI+结构”赋能的药理学新时代


彭华新教授从原子到大飞机

分享“科学成就人生”的科研心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竺涯共语”中,导师带领着我们领略科研旅程,结合个人的学习生活经历为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让我们在深入感触科技前沿的同时,对学习规划未来方向更加有把握、有目标。


03

点对点个性化指导

在竺涯共语活动中,除了导师展示科研成果,分享科研经历,我们也特别安排了同学提问与导师赠寄语环节。相信每一位踊跃提问的同学都收获满满受益良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通过邀请导师外大师入驻园区,与学生亲密交流,我们打造“学园2.0”新型学习生活空间,推动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融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4

同学感想


参与“竺涯共语”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我遇到了本科阶段的导师——李炫禎老师。当时一并在场的还有周师姐,从她们的讲述和互动中能感受到明显的亲和力。在加入实验室之后,组里的氛围也如预期的那样和谐。当然,讲座的内容也深深吸引了我,虽然只是了解到了相当肤浅的一部分内容,但是我还是果断地投入到了后续的内容学习中。事实证明,确实在“竺涯共语”的平台收获了一门独特的技术一段愉快的经历

——胡宸畅

医学实验班(临床医学八年制)19级学生

我记得我参加的第一期“竺涯共语”是2021年3月的院长开放日,当时就觉得这种小规模的lunch talk的形式挺不错的,大家坐下来交流交流各自的想法,氛围也很轻松。后来在大一下时还报名参加了彭勃老师和李铁风老师的两场讲座,尽管这两场讲座不是直接和我的专业直接相关,但我至今印象还非常深刻,甚至还能回忆起我当时向老师问的问题,以及老师讲的内容。之所以如此印象深刻,可能是因为“竺涯共语”的特点在于和老师互动的机会更多,能了解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吧。到大三的时候我也经常从玉泉跑来紫金港听讲座,发现自己对老师讲的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觉得大学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听各种各样的讲座,而“竺涯共语”的系列讲座让我了解到,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群科研工作者在做这么有趣的工作。一场讲座,一次仰望星空的机会。愿“竺涯共语”活动能越办越好。

周云帆——

混合班20级学生

还记得大一第一次参加“竺涯共语”,是在“导师来了——人工智能专场”,当时的我还抱着一探究竟的态度来参与此次活动,活动结束后对教授和学长学姐们的科研经历创新精神深感动容。如今,喜欢并支持“竺涯共语”的同学们可能已经习惯了周五下午与各个学科的教授导师面对面交流,享受学科交叉汇聚带来的知识盛宴,希望我们能继续每个周五下午的“共语”,一同走过在竺院的时光。

——周欣怡

公管英才班21级学生

“竺涯共语”的老师们在亲和大方的专业介绍中,常常会穿插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对我们的建议鼓励。虽然我没能向老师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但是在聆听中,我对科学家的成长过程以及多学科交互思维海纳江河唯学无际的教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沈涵扬

化学(强基计划)班22级学生

“竺涯共语”活动是一个很棒的学术交流平台。我曾经为如何了解前沿的科研进展而苦恼,但是在这里,有非常丰富的资源——不仅是大咖们对知识深入浅出的讲授,还有同学之间的讨论,更有与大咖之间一对一交流的机会.....因为这样一种良好的氛围,即使参与的开放日并非本专业领域的内容,我也乐于享受这场知识盛宴。于我个人而言,我时而会以工作人员的身份协办活动,它更是提供了主持摄影推文的机会,让我得以成长。希望“竺涯共语”活动可以一直举办下去! 

 ——王张莹

医学实验班(临床医学八年制)22级学生

竺涯共语,共话成长。像是邀我进入了学术的大观园,和各位名师进行对话,了解他们的研究聆听他们的故事体悟他们的精神。在每一场的讲座中,对话前沿科学,探索自我兴趣,照亮生涯未来。有幸问了一些问题,和老师在交流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他们对于自己领域的娴熟为人的谦和。每次看到斜斜洒下的阳光,都觉得整个房间充满着真理的香味。

韩越——

混合班22级学生


 / THE END

与大咖共语,领略前沿科学;

与名师相遇,共话生涯成长;

前50期竺涯共语,我们携手而往;

新一期的开放日,我们拭目以待!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往期精选

1.【竺分享】清明民俗知多少 | 春风和煦贯古今,画里画外皆清明

2.【竺涯共语 | No.50回顾】从原子到飞机,科学成就人生——记彭华新教授学术沙龙分享

3.【竺涯共语 | No.49回顾】失落的证据:图像与历史——记汤晓燕老师专场

4.【竺涯共语 | No.51预告】从细胞发育出发,探索科研生活奥秘

5.【竺分享】东风传花信,会入紫金春——竺院人春季赏花指南

6. 毕业生座谈会 | 聚焦立德树人,畅谈人才培养

文案 | 胡晨轲

排版 | 刘子溟 徐夏颖

责任编辑 | 朱晴雯

审核 | 林 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